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政治学习 >> 正文内容
我校举办主题教育之校领导专题党课
6月2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307会议室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由招毕办吴巨龙主任主持,陶涛副校长主讲,校办主任周勇、校内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教师代表参加。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历史。”党课伊始,陶校长回顾人类近代史,细数历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借此阐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等重要思想,强调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必要性。通过引述近现代思想界对马克思、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人的评价和研究,陶校长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回顾新中国历史,陶校长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了深度结合,并不断革新。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二零二一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总结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帮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陶校长用一个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关键词引发了在座各位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这种思考显得更加必要。从西欧国家现代化的经典模式,到前苏联的现代化,再到亚洲四小龙的成功,东亚的现代化,南斯拉夫的现代化,陶校长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现代化,引导大家思考现代化的多元性,进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和必然性。他强调,“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
“只有先后,并无低昂”,陶校长最后说到,早在1897年,梁启超在致严复书信中就研判,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与西方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时间上的先后,这种现象就像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白天和黑夜之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学习借鉴西方经验,但绝不能盲目照搬照套,而应有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和理性。
- 上一篇:学工处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班主任主题党课[ 06-02 ]
- 下一篇: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教育实践——高三Ⅱ部党支部开展5…[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