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光谷汤逊湖学校 >> 校园资讯 >> 正文内容
学习如沐春雨 探索方觉夏深
低眉,春已逝;抬头,夏伊始。2019年5月10日下午,华师一光谷汤逊湖学校课题组成员齐聚五楼行政会议室,进行第三次课题例会。
◎课题负责人汪新华校长例会发言
首先,汪校长结合前段时间区教发院对我校的教学视导说起,教发院领导充分肯定我校“源教育”理念下开展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汪校长说,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的根本在课堂,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学校两大课题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在课堂上发生改变。课堂模式“三环四步”法、“小组合作”、导学案雏形已现。
接着,汪校长就如何进一步研究、开展课堂模式,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他要求各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思考本学科导学案的设计,例如导学案中的前置性学习,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起到什么作用都是研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寻求改变,“学、问、演、结”每一步都需要设计和研究。“课堂是个生命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交往与体验中学习。关于特色课程的建设,汪校长饶有兴致地谈道:学校将为学生开设“户外课”,利用光谷资源,让学生多走出去学习;考虑开设“少年说”,正确引导学生的“好胜心”。
最后,汪校长和大家分享了调研听课、随堂听课、视导听课后的思考——《课堂之美,在于生趣——浅议“源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趣意生成》。课堂教学当从学生“三心”(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入手,滋养学生“三趣”(兴趣、情趣、志趣),营构鲜活生动、充满生命气息之美的课堂。以“问”导学,触发好奇心,质疑生趣;以“演”示学,促生好玩心,活动激趣;以“比”竞学,引导好胜心,激赏成趣。课堂之美,在于生趣,而呈现趣与美,关键还在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先于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活动的组织优于备课内容的设计。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最好的教学是体验式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体验,把空间交给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回归教育本源,唤醒学生心智,打造“致性课堂”,让课堂满溢生命的能量,弥漫生命的醇香。
◎课题主持人王毓林校长助理发言
王校助主要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探讨:初心与坚持,学习与思考,探索与合作。
不忘初心,保持热情,砥砺坚持。课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有品质的学校之必须,是有内涵的教师之必要,是学生学力提升与人格陶冶之必然。
两课题的本质是什么?在前面的几个月,我们着力在课程校本化上以“三心三趣”为抓手;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各学科组付出了不少实践,也有不少收获。那么,”三心三趣“这只“抓手”的“手”里究竟要抓住的是什么呢?小组合作这种方式如何深入呢?这就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聚焦的问题研究了,相应的,也预备进入到课题研究的内核层面。
从学校层面,“抓手”要“抓”的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和主基调。我们学校的课程校本化,当然要在内核层面解读这个DNA,顺着“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个思路来开展,思考学校课程应有怎样的整体结构。从各学科(随着学校的发展,以后还有跨学科)层面,要抓的就是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后者对我们学科老师来说,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将其落地转化。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是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升级。这些都需要我们学习、思考。
接下来,王校助安排下一阶段研究的具体做法:一是变革教学设计,二是做好小组合作的实证研究。王校助说,教学变革首先要变革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应该让学生明白去哪里、怎么去、怎么知道已经到那里了,而不是教师告诉别人“我自己”要做什么,而要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有没有学会、怎么学会。教案变革的方向是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上学期开始,我们推行了教室空间结构的变化,以期产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行为的暗示和影响作用;这学期伊始,我们通过研训教一体化活动,推进教师内在观念的变化;下一步就从教案开始发生变化。在小组合作方面,要积累视频资料,做好实证研究。观察学生个体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观察整个小组的合作方式与过程,历时的,共时的。这需要班主任、年级的深度参与,各学科教师的合作。可以借助实证研究来看看小组合作是深度的,还是浅表的?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了没有?一个月一个学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聚焦学生行为的观察,还有一个益处,就是看变化量,而不是看绝对量,那么,老师们就能保持定力,减轻忧虑了。
◎课题组成员自由讨论
在研讨过程中,左军娥副校长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为例,和大家分享了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同时为课题研究中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英语教研组长纪慧云老师提出了自己研究中的困惑,导学案中前置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和收集处理问题。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曹春辉老师建议说,导学案不仅是课前使用,更是贯穿整个课堂,检查与落实、问题与解决都在课上发生。在分享中,问题迎刃而解!
吴丽梅老师则以她的高中教学经验,谈到了对初中生的新认识。就如何了解初一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大家进入热议,纷纷认为,初中和小学之间可以更多听课,加强交流,这正是我校九年一贯制的优势所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听着初夏布谷鸟的鸣叫,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 上一篇:在信息潮流中砥砺前行[ 05-13 ]
- 下一篇:初中部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你是谁,只有自己才说了算[ 09-02 ]